close

究竟路線要怎麼騎?!

 

 

沒錯,就是要外內外!

遇到轉彎處,入彎前維持在車道的"外"側,入彎後至彎道裡要到車道"內"側,彎道裡面至出彎之後行駛到"外"側

[影片001]

 

以上聽起來沒什麼問題,套用賽道上的確沒什麼問題,但在公路上…只有這個選擇嗎?

以下內容為個人經驗分享:

外內外的確是基本的路線觀念,還要搭配煞車、油門、逆操舵、以及逆操舵之後的順操舵

公路上與賽道相比之下,

1. 單一時間之下,在公路上視野能獲得的資訊相對較少,而且時間差造成影響比較多:意思就是入彎點至Apex這段過程中,看不到出彎點的位置,以及彎道的走向的比例相對較多。

2. 道路本身條件造成的差異,公路為開放式道路,會有對向來車、忍不住而逆向的對向來車、路面狀況不穩定、眾多的路口交織…等等的不穩定因素

;而賽道相對來說比較單純,為封閉式道路、單一方向、較好的道路品質、單一位置的參考點、良好下場管制…等等

因應公路的不穩定因素,追求最大的視野與容錯空間,個人認為一般的外內外不是最安全的路線,尤其是速度Push到一定程度之後。

如果我們把車道分割成三個部分,外/中/內,且待在車道外中內的時間,以等比例切分,假設通過彎道的區間時間一致,一般外內外(外中/中內中/中外)與更晚一點點進彎(外外/中/內中)的方式

,後者得到比較好的視野也就能提早,在良好的速度控制下,維持大傾角的時間就越少

下圖為兩種進彎方式的不同,(圖片的路線比例,可能畫得比較極端,主要是特別顯示出差異)

[圖片001]

One_Corener.jpg

[圖片002]

Pic001-add-time-split_One_Corener.jpg

假設紅線與綠線通過T0~T4的時間一樣,於T1/T2點

1.視野得到的資訊:綠線(視野-粉紅色線)比紅線(視野-藍色線)更多

2.煞車控制的時間:如果從同樣的時間點開始煞車,釋放煞車的時機點:紅線: T0前後;綠線: T1後或T1前,也就是說可以控制剎車的時間長度比較多!

3.入彎至最大傾角的範圍:紅線大約落在T0~T3;綠線大約為T1~T2後一點點。

4.加大油門收傾角的時機點:紅線大約為T2~T3的中間偏T3一些;綠線大約為T2

5.路線彈性:綠線大約在T3就可以因應下個彎進行調整路線,APEX的位置比較晚(LATE-APEX)且比較彈性;

紅線可能要到T4才能調整,APEX的位置較早,若APEX抓得太早,容錯率就會更低

6.風險:綠線擁有比較好的視野(能較早針對路況進行反應的時機/時間差),比較多的煞車時間,大傾角的區間較短,還能提早加大油門進行加速

而紅線相對較早進彎,待在視野盲區的時間比較長。

[影片002] 前車是H2,從GSX-R600車載攝影機可以看到後車的入彎點比較晚,從聲音判斷開油的聲音,卻很接近。

 

晚一點進彎的方式,可以減少維持在大傾角的風險、有比較好的視野、比較多的反應時間、出彎路線的選擇比較有彈性,以及待在視野盲區的時間較短,

綜合以上因素,心理壓力比較小能比較安心

當心理壓力沒那麼大的時候,操控起來就比較容易建立信心,相對來說能輕鬆地騎乘!

晚進彎優點講了那麼多,除了優點也有缺點:

1. 入彎前的速度跟下傾角(躺進去)的速度成正比,也就是入彎的速度越快,下傾角的速度就需要越快。

因為下傾角的時間,相對紅線較短,所以減速或下傾角的控制不夠熟練,掌握度不好時,

可能會有入彎前速度太快/下傾角的時機太晚/太慢,導致外拋。

因此需要做好進彎前的減速,在良好的速度控制下操作。

2. 當想要push到更快的時候,除了其他的因素,就要拚晚煞車(Trail braking)而且煞車區間的中後期,要帶傾角甚至傾倒的角度不算小,

因為每個人下傾角的速度不同,也許實務操作起來,整體速度可能不會比較快,但遇到狀況的時候,容易提早做出反應,所以就相對安全。

備註:以上述的範例,若通過區間的時間一樣,綠線於T4的瞬間速度>紅線的T4速度。(彎道聖經的影片有演示過;之後補範例影片的時候,在補進來)

 

[影片003] 從GSX-R600車載攝影機,可以看到入彎點刻意採用晚進彎(外外/中/內);其中一個彎角,即使入彎點稍微早了點,仍刻意放在把APEX彎道深處。

 

 

訓練方式:

進彎至出彎,大致上的分解步驟:煞車→逆操舵傾倒→含油門維持循跡→(逆操舵之後的順操舵的"細微"控制;若沒辦法體會這個部分,請忽略這一步驟)→加大油門加速出彎

比例上的拿捏不同,造就不一樣的路線!

如何晚進彎:首先找到一個進出彎的路線控制比較中規中矩的車友或是路人,進彎速度跟你原先差不多,或是慢一點點當作參考對象進行跟車

跟著前面的車,做好"進彎前的速度控制"進彎速度比前面慢一些些(或是差不多),比他晚一點點進行傾倒,於傾倒之後,觀察車頭指向的路線

,感覺車輛開始轉向(含油門維持循跡),當感覺車頭指向出彎點(或有點指向前車的時候),差不多就是可以加大油門出彎的時候了。

以北宜新店→坪林這段路,600跑車全程使用3檔進行練習,出彎感覺車輛的加速力不足,油門就補多一點,不會有檔位太高的頓挫感就好!

若覺得3檔給予的節奏感太快,就用4檔;也就是使用高檔位的方式進行路線練習,著重於路線的學習,而不是一開始就想要快。

 

之後在補實際遇到的路況,跟參考點的使用情況。

之後提供一些實務案例影片:

例如:當不熟悉路段的時候,晚進彎的方式可以早點看到住宅區、突如其來的路面狀況不好、路線曲度不連貫不如預期或路口標線斷點參考方式等等狀況,

擁有良好的視線範圍下,即早做出相對應的反應。

比如在台3線,4線道的路段,遇到住宅區/無住宅的郊外區,還有零星建築的住宅,交換遇到的頻率比較高
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吾給力 的頭像
    吾給力

    吾給力的部落格

    吾給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